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至今已过去一段时间。这一举措明显属于贸易保护行为,旨在阻挡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不过,中国车企迅速反应,凭借代工合作、本土建厂、开拓新市场等多种策略积极布局,用实际行动有力证明,关税壁垒根本无法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的步伐。
近日,中欧贸易形势出现积极转变。4月11日,欧盟和中国达成协议,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此前的关税政策。要知道,就在去年10月,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加征最高达45.3%的关税,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盟带来巨大压力。如今这一转变,为中国车企发展创造了新契机。
在应对加税的破局策略中,借代工规避关税成为不少车企的选择。据德媒报道,从事代工业务的麦格纳全资子公司麦格纳斯太尔将在其奥地利格拉茨工厂采用半散件组装模式,为小鹏和广汽集团组装汽车。具体而言,这两家中国车企会将生产好的零部件运往奥地利,格拉茨工厂仅需安装包括车轴和发动机在内的十几种核心组件,使整车在欧洲完成最终组装。这种代工模式可谓是双赢。对中国车企而言,仅需支付低于10%的零部件进口关税,相比之前的高额关税,成本大幅降低,有效缓解了此前欧盟加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对于麦格纳来说,近年来欧洲汽车市场低迷,其代工业务受到冲击,去年甚至传出裁员消息,与中国车企合作成为其开拓新增长点的重要尝试。
本土化建厂也是中国车企的重要布局方向。奇瑞与西班牙汽车公司合作,接手了原来日产汽车在西班牙的工厂,靠着自己的技术打造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成为第一家在欧洲生产汽车的中国车企,开创了中国车企以技术输出方角色参与欧洲本土品牌复兴的先例,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比亚迪官宣要在匈牙利独资建厂,上汽集团也传出有意在欧洲建厂的消息。本土化建厂不仅能避开关税,还能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尽管此前欧盟加税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销量一度下滑,但中国车企始终没有放弃欧盟这个大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还是关键策略。小鹏汽车宣布进入波兰、瑞士等市场,在这之前,已经进入了挪威等好几个国家。奇瑞汽车计划下半年逐步进入波兰、匈牙利、希腊、捷克还有罗马尼亚这些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比亚迪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这三国的汽车销量,都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而且都超过了特斯拉。
如今,中欧达成设定电动车最低价格的协议,为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中欧拟建立的“动态价格管控体系”具有三大创新特征:一是差异化定价模型,针对紧凑型轿车、SUV 等不同车型分类设定价格下限,确保中国产品与欧洲同级车型保持合理价差;二是季度调整机制,每季度根据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等因素调整基准价,避免政策僵化;三是双轨监督系统,由中欧联合工作组监控执行情况,设立争议快速仲裁通道。这种柔性管控模式,既保留了市场竞争活力,又为欧洲车企争取到电动化转型的缓冲期,同时为中欧汽车供应链提供了升级机会。中国车企可借此从价格战的内卷模式转向为欧洲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还能带动欧洲零部件厂商生产和当地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双方企业加深技术研发与合作。
正如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所说:“关税只能保护落后,而中国汽车带着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而来”。未来,中国车企将继续凭借自身优势,在中欧合作的新环境下实现更好发展。
联系人: 穆总
电话:0086 18615198686
Whatsapp:8615815579091
地址:香港九龙观塘兴业街4号The Wave7F-72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科苑路8号讯美科技广场1号楼27F
W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