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电动车充电装备竞赛中,参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无论是充电功率、电流电压,还是充电时长,都被热烈探讨与比拼。似乎只要参数足够亮眼,就能解决电动车充电的所有难题。然而,在这场参数竞赛的热潮下,消费者们却陷入了迷茫,面对琳琅满目的充电装备,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不可否认,快充/超充在不少场景里确实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比如高速公路、特大城市、繁华地段。但不能否认,快充并非十全十美。车主若使用不匹配的高电流充电,就如同给电池“埋下隐患”,会加速电池老化,缩短电池寿命,产生虚电现象,进而导致实际续航大幅缩水。这会给长途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车主不得不频繁寻找充电桩,让原本美好的旅程变得疲惫不堪。此外,快充站的高功率需求也对电网容量提出了挑战,容易在用电高峰期造成局部电网过载,影响周边区域的正常供电。更严重的是,如果电池充电时发热太快,而散热又跟不上,那就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高温可能引发电池热失控,甚至导致起火爆炸,威胁到车主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的风险,无疑是悬在每一位电动车车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然快充存在这些问题,那么快充/超充/慢充,究竟孰优孰劣,又该如何选择呢?在我看来,充电方式没有绝对的胜负,关键还是要看场景。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需要快速补充能量,以保证行程的顺利进行。截至2024年,我国高速公路已大力推进超充建设,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基本实现快充网络全覆盖,部分路段更部署了功率高达360kW的超充设备,车辆可在短时间内充入大量电量,满足快速补能需求。在特大城市和人流密集的繁华区域,情况类似。以重庆为例,作为山城,地形复杂、交通繁忙,当地政府大力推动超充建设,在商圈、写字楼附近布局超充桩,匹配市民快节奏的生活。深圳则凭借科技优势,超充网络建设走在前列,在核心区域的快充桩覆盖率极高,能让车主在短暂停留时为车辆充电,不耽误后续行程安排。而在居住区,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情况则有所不同。这里车辆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车主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充电。慢充虽然充电速度较慢,但却能很好地保护电池。采用慢充方式,电池在较低的电流下充电,发热较少,老化速度减缓,能够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此外,慢充还能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在夜晚,电网负荷较低,电价相对便宜。车主在夜间将车辆接入慢充桩,既能享受低价充电的实惠,又不会给电网带来庞大的冲击。对于电网来说,夜间低谷时段的稳定负荷,有助于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
没有一种充电方式是绝对最好的。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电动车用起来才更方便、更高效。对于电动车行业来说,在追求充电装备参数提升的同时,更应关注消费者的实际场景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联系人: 穆总
电话:0086 18615198686
Whatsapp:8615815579091
地址:香港九龙观塘兴业街4号The Wave7F-72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科苑路8号讯美科技广场1号楼27F
W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