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展示     行业新闻       欧盟SAF市场缺口大,中国企业迎出口良机…

行业新闻

欧盟SAF市场缺口大,中国企业迎出口良机

今年1月1日,欧盟的SAF强制令正式生效。该强制令规定,所有从欧盟机场起飞的航班,所使用的燃料中必须掺混2%的SAF。并且,这一掺混比例将逐年递增,到2030年要达到6%,2035年提升至20%,2050年更是要高达70%。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欧盟还规定,如果燃料供应商没能提供足够的SAF,就会被罚款。所以现在整个航空业都很小心,生怕不合规。

在这个强制规定下,欧盟的SAF市场正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2025年欧洲SAF消费量将达到190万吨。然而,现实情况是欧洲目前的SAF产能只有100万吨左右。这就意味着,今年欧洲市场就会出现近90万吨的产能缺口。要想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得大幅度提高产能。但目前欧洲真正运行的SAF工厂只有5个,新增产能也在放缓,相关项目也屡屡遭遇挫折。2024年,英国石油公司、壳牌、Uniper这些大公司都推迟或者减少了SAF的生产计划。主要原因是SAF的生产成本太高,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而且融资也很困难。预计,欧洲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产能和需求的平衡。需求增长与成本压力有望共同推动SAF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作为第一个提出SAF强制混掺比例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也是目前最核心的市场,欧盟供需的不平衡,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市场机遇。截至2024年12月,随着嘉澳环保与鹏鹞环保公告SAF完成试产,我国SAF产能已经扩容至105万吨。此外,中国在建和待投产产能近300万吨,主要有海新能科、君恒生物、嘉澳环保、四川天舟、海科化工、金尚环保、中石化、朗坤环境等。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强制性的SAF掺混规定,近期国内几乎没有需求。所以,SAF生产商主要将目标锁定在出口上。

目前,全球主流的SAF生产工艺是HEFA路线。而中国,恰好是全球最大的UCO出口国。需要提出的是,去年11月,中国税务总局取消了UCO出口退税规则,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国内SAF生产的UCO原料供应。从这里也能看出,相比出口UCO原料,中国更愿意出口SAF成品。还有个好消息是,虽然欧盟现在对中国出口的生物柴油征收“反倾销”税,但SAF并不包含在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为SAF出口创造了条件。

在SAF市场发展的初期,生产地和需求地出现了空间上的错配。此时,谁能抓住机会,谁就最有希望抢占市场需求大规模释放所带来的红利。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把握欧盟政策窗口期,在认证体系对接、碳核算标准融合等方面提前布局,将成为制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