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展示     行业新闻       碳足迹风口已至,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行业新闻

碳足迹风口已至,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近期走访一线的工业企业,感受到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传统工业企业受碳排约束导致利润下降,而这一切,与工业产品产生的碳排放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与制造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关键概念——产品碳足迹。


所谓产品碳足迹,形象地说,就如同我们人走路会留下脚印一样,工厂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会留下相应的“印记”,这个“印记”就是产品碳足迹。它相当于产品碳排放的一份详细说明书,专门记录着生产该产品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总量。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制造,到运输销售,再到产品的使用与废弃阶段,每一个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都被纳入其中。


比如,在原材料获取阶段,开采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一过程会产生碳排放;在生产制造阶段,像钢铁、水泥等行业的高温烧制工艺,以及生产设备的运行等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运输销售阶段,产品的长途运输依靠的交通工具,如卡车、飞机等,燃烧化石燃料也会产生碳排放;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如汽车的燃油消耗、电器的电力消耗(若电力来自于化石燃料发电),以及废弃后的处理过程(如垃圾填埋产生的甲烷等),也都在碳足迹的核算范围内。


2024年开始,国家及各省市对碳足迹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关政策文件如雪花般纷纷出台。据不完全统计,前前后后重要的政策文件已有十几份,这些政策的密集发布,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碳足迹管理体系。

进入2025年,碳足迹领域的热度更是持续升温。《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和《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接连发布,让碳足迹成为了制造业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正因如此,2025年被许多人称为“碳足迹元年”,这标志着碳足迹管理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制造业来说,碳足迹即将成为下一个竞争高地,甚至有可能成为决定产品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过去,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主要依靠降本增效,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来获取市场优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如今的竞争规则正在发生改变。

在当下,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了市场的新需求。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环保属性,更倾向于购买低碳、环保的产品。同时,政策层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欧盟碳关税的逐步落地,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企业的产品想要顺利出口到欧盟,就必须做好碳足迹核算,否则将面临高额的关税,这无疑会大大削弱产品的竞争力。


在国内,双碳政策也在层层加码。高耗能企业被纳入碳市场已经进入倒计时,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马上就要被纳入全国碳市场。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必须要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准确核算和管理,否则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做好碳足迹管理,对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应对政策和市场的要求,更有着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通过对产品碳足迹的核算,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情况,从而找出那些碳排放较高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改进。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其次,做好碳足迹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保的今天,一个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这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此外,随着碳足迹相关工作的逐步推进,制造业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如果制造业企业能够与绿色能源企业紧密合作,实现能源的绿色转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低碳发展,还能为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实现双赢的局面。


那么,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应该如何在碳足迹领域抢占先机呢?首先,企业要提高对碳足迹的认识,加强对碳足迹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了解碳足迹核算的方法和流程。

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碳足迹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销售到产品使用和废弃处理的全过程,都要进行碳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同时,企业要加大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产品的碳排放。

最后,企业要积极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低碳发展。比如,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合作,选择低碳环保的原材料;与客户合作,推广低碳产品的使用;与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开展碳足迹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碳足迹已经成为了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提前布局,积极应对,才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你有做碳足迹或碳减排解决方案的需求,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为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