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展示     行业新闻       全球港口竞逐甲醇燃料新赛道…

行业新闻

全球港口竞逐甲醇燃料新赛道

在全球积极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航运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到2050年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促使船东和港口必须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在众多可选择的能源中,甲醇以其低碳环保、易于储存运输以及良好的技术兼容性等突出优势,脱颖而出,成为现阶段最具发展潜力的船用燃料解决方案。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2月,全球投入运营的甲醇燃料船舶数量已经超过50艘,新船订单更是高达250艘,占全球低碳船型订单总数的43%。克拉克森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甲醇燃料船舶在整个航运船队中的占比有望提升至20%,这无疑将催生出一个规模达万亿级别的庞大市场。
港口若想在这场甲醇燃料的竞赛中抢占先机,需要从以下三个关键战略支点发力。

1、硬件设施升级
建设大规模甲醇储罐,为后续的甲醇存储和供应提供坚实基础。配备专业的加注船,像中远海运旗下的“新鑫海”级甲醇加注船,能够高效地为船舶提供甲醇燃料加注服务。铺设低温输送管道网络,实现了甲醇的安全、稳定输送。

2、技术创新赋能
运用数字化监控系统,对甲醇加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可视化管理,确保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开发岸电联动加注技术,通过与岸电系统的协同工作,有效减少加注过程中的碳排放。借助AI预测模型,对加注作业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1、巧用政策工具
争取税收优惠,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运营补贴上,欧盟推出的“绿色走廊”计划,为相关项目提供建设补贴,有力推动了甲醇燃料设施的建设。在碳交易激励方面,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绿色能源转型。
2、争夺标准话语权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使自身的技术和规范得到国际认可,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影响力。建立区域加注认证体系,提升区域内甲醇加注业务的规范化水平。

1、组建能源联盟
整合资源,打造区域性的甲醇燃料供应网络,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合作,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形成规模效应。
2、促进技术协同
与船舶制造商合作,共建双燃料发动机测试中心,加速技术研发和应用。联合高校等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第二代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搭建“港口-船厂-供应商”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港口将具备三大核心竞争力:强大的网络覆盖力:构建跨区域的加注网络,比如在地中海-红海-印度洋航线等关键航线上布局,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卓越的标准主导力:深度参与全球甲醇燃料加注规则的制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高效的生态整合力:打通 “绿电-绿氢-绿色甲醇”全产业链,实现绿色能源的闭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