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极端大风天气频繁肆虐,给风电和光伏设施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在4月份的极端大风天气中,河北张家口的风电场,持续风速高达20米/秒,阵风更是突破26米/秒;中原地区一处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大风过后,光伏板几乎全部惨遭破坏。
极端大风对风电和光伏设施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于风电机组而言,当风速超过其设计的额定风速时,风机叶片承受的载荷会急剧增加。强风可能导致叶片出现裂缝、断裂,轮毂变形,甚至整个风机倒塌。而且,频繁的风速波动会使风机的传动系统、发电机等部件频繁承受冲击载荷,加速设备磨损,降低设备使用寿命。例如,在某地区的一次极端大风天气中,多台风电机组的叶片出现了严重裂缝,维修成本高昂且导致长时间停电。
对于光伏电站,大风可能会吹落、刮碎光伏板,破坏支架系统,造成光伏组件与线路连接松动,引发电气故障。像中原地区那处光伏电站,大风过后,光伏板大面积受损,整个电站陷入瘫痪,不仅修复工作耗时费力,还造成了大量的发电量损失。
面对极端大风,风电产业可以从多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在前期设计与建设阶段,要提高风机的抗风设计标准。根据风电场所在地区的历史风速数据和气象预测,合理选择风机型号,确保风机能够承受当地可能出现的极端风速。例如,在沿海地区,风电机组可采用更高强度的叶片材料和更稳固的塔筒结构设计。同时,优化风电场布局,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对风速的影响,避免风机过于密集,减少尾流效应导致的风速异常波动。
预警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也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系统,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提前获取准确的大风预警信息。当收到大风预警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如中国节能所属风电公司,在大风来临前,各大区协同联动,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依托智慧化运营平台,实时监测风机设备运行数据。一旦风速超标,迅速完成保护性停机,有效避免设备损坏。在风机运行过程中,利用智能运维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叶片振动、齿轮箱温度、发电机轴承温度等关键参数,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
光伏产业同样需要多管齐下。在光伏电站设计与安装时,要选用质量可靠、抗风性能强的光伏组件和支架系统。一些新型光伏组件通过优化边框设计、增加玻璃厚度等方式,显著提高了抗风能力。合理规划光伏阵列的布置,留出足够的通风空间,减少风阻。例如,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方式,形成自然的“御风口”。
在日常运维与防护方面,加强对光伏电站的巡检力度,定期检查光伏板的安装牢固程度、支架的稳定性以及线路连接情况。在大风来临前,对松动的部件进行紧固,清理电站周边的杂物,防止被风吹起撞击光伏设施。同时,购买相关保险,降低因大风等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
当极端大风过后,风电和光伏企业都需要迅速开展设备检查与修复工作。风电企业要对风机叶片、塔筒、传动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受损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光伏企业则要检查光伏板是否有破碎、隐裂,支架是否变形,线路是否短路等,尽快恢复电站的正常运行。
面对极端大风天气,风电和光伏产业只有从设计、建设、运维、应急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管理机制,才能有效降低损失,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在极端天气的挑战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相关企业不断提升应对能力,为清洁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联系人: 穆总
电话:0086 18615198686
Whatsapp:8615815579091
地址:香港九龙观塘兴业街4号The Wave7F-72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科苑路8号讯美科技广场1号楼27F
W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