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展示     行业新闻       制氢工艺碳排放大揭秘:哪条路线才是真“绿氢”?…

行业新闻

制氢工艺碳排放大揭秘:哪条路线才是真“绿氢”?

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源利用效率高等显著优势,迅速崛起并成为能源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焦点。然而,多数人可能并不知晓,尽管都是制取氢气,不同的制氢工艺在碳排放方面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目前,常见的制氢工艺主要涵盖煤气化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丙烷脱氢副产氢、风电制氢以及光伏制氢等多种方式。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剖析几种常见制氢工艺的碳排放状况,揭开其中的奥秘。


煤气化制氢:技术成熟但碳排放问题突出。煤气化制氢是当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制氢技术,其技术成熟度颇高。然而,在煤气化制氢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煤炭的开采、运输,直至气化制氢反应阶段,每一个环节均伴随着一定量的碳排放。尤其是在煤气化制氢反应阶段,这一环节堪称“碳排放大户”,其能耗与碳排放量占据了整个制氢生命周期的99%之多。其中,高达71%的碳排放来自气化单元和CO转化单元。经过综合测算,煤气化制氢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高达26.1kgCO₂/kgH₂,无疑属于高碳排放的制氢工艺。

天然气重整制氢:发展历史悠久,碳排放水平也较高。天然气重整制氢同样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技术成熟度也处于较高水平。该工艺主要包括天然气的开采、运输以及重整制氢反应三个主要阶段。在重整制氢反应阶段,由于反应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同时压缩机、PSA设备等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导致该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比达到了72%。天然气重整制氢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为18.9kgCO₂/kgH₂,整体来看同样属于较高的碳排放水平。

工业副产氢:能耗与碳排放相对处于适中水平。丙烷脱氢作为工业副产氢的重要途径,其能耗与碳排放量相较于上述两种基于化石能源的制氢方式要低一些。丙烷脱氢过程中,碳排放最为集中的阶段主要包括LPG制取、丙烷生产以及丙烷脱氢等环节。经计算,丙烷脱氢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为12.9kgCO₂/kgH₂,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


风电制氢:清洁能源制氢的优秀范例。风电制氢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资源,在电解水制氢的反应过程中实现了零碳排放。其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材料生产、风机制造以及设备运输等阶段,总计为0.45kgCO₂/kgH₂。这使得风电制氢在能耗和碳排放方面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光伏制氢:太阳能驱动的“绿氢”制取方式。光伏制氢则是借助太阳能来实现电解水制氢的过程,同样在制氢反应阶段不产生碳排放。其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硅生产、多晶硅提炼以及光伏组件制造等阶段,总计为5kgCO₂/kgH₂。尽管相较于风电制氢,光伏制氢的碳排放量略高,但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制氢方式相比,其碳排放量仍然极低,是实现“绿氢”制取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


通过对上述几种制氢工艺碳排放数据的系统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碳排放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制氢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目前风电制氢和光伏制氢也面临着生产成本较高的现实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们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风电和光电成本正逐步降低,在可预见的未来,风电制氢和光伏制氢有望在大规模制氢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